左侧Logo右侧图片
Skip to main content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
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,通过电中和与吸附桥联作用快速去除水中悬浮物、胶体及重金属。矾花密实沉降快,适应pH范围广,兼具除磷、降COD功能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、工业废水处理(印染/造纸/冶金)、市政污水及污泥脱水领域,助您以低成本实现水质达标。

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,按离子特性分为阴/阳/非离子型。阴离子型适用于高浊度废水絮凝及矿山洗煤污泥脱水;阳离子型专攻城市污水与含油污泥调理;非离子型耐酸性强,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油田三次采油。显著提升固液分离效率,降低处理能耗

亚硫酸氢钠是一种强还原性无机化合物,主要用于水处理、食品防腐及工业漂白。高效消除余氯及过氧化物,保护设备免受氧化腐蚀。在食品加工中作为抗氧化剂,抑制果蔬褐变;在纺织印染中用于脱氧漂白,提升织物白度;在废水处理中可还原六价铬等有毒重金属为低毒形态。

反渗透阻垢剂通过螯合钙镁离子、分散微晶并干扰晶格生长,阻止碳酸钙、硫酸钙等垢类在反渗透膜表面沉积,保障膜通量及脱盐率稳定。其耐高盐、广谱阻垢的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、高盐废水回用及电子超纯水制备系统,可延长膜寿命2-3倍,降低设备清洗频率,典型添加量为2-6 ppm,需根据水质硬度动态调整

复合碳源由乙酸钠、葡萄糖及微量营养物复配而成,为污水生化处理提供易降解有机碳源,针对性强化反硝化脱氮与生物除磷效率。相比单一碳源,其碳氮比(C/N)更均衡,可提升总氮(TN)去除率15%-30%,适用于市政污水厂碳源不足或工业废水(如化工、制药)的深度脱氮场景,低温环境下仍能维持微生物活性,减少污泥膨胀风险。

杀菌灭藻剂通过季铵盐、异噻唑啉酮等活性成分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或抑制酶活性,快速杀灭循环水系统中的细菌、藻类及生物粘泥。广泛用于电力、石化行业的冷却塔、管道及储罐,尤其在高温、高pH环境下仍保持稳定性,配合缓蚀剂使用可降低系统腐蚀速率,投加量通常为50-200 ppm,需定期轮换药剂类型以防耐药性产生。

柠檬酸作为天然有机酸,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溶解水垢、锈渍,同时具备温和腐蚀性与生物降解性。常用于食品设备清洗、锅炉除垢及化妆品pH调节,在60-80℃热水中除垢效率最佳,与缓蚀剂联用可减少对金属基体的侵蚀,亦可用于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沉淀,环保性优于强酸清洗剂。

消泡剂以聚醚、硅油或矿物油为核心成分,通过降低液膜表面张力促使泡沫破裂,兼具抑泡与破泡功能。适用于造纸、印染、发酵等易产生泡沫的工业流程,在高温、强酸碱体系中仍保持稳定性,添加量仅为0.01%-0.1%,可提升反应釜容积利用率及产品质量,水性/油性配方需根据体系相容性选择。

破乳剂通过电荷中和与界面吸附破坏油水乳液稳定性,实现油、水、固三相高效分离。针对炼油、机械加工等含油废水,聚醚型或阳离子型破乳剂可快速分解乳化油滴,配合气浮或离心设备使油相上浮回收,COD去除率达90%以上,适用于pH 6-9环境,低温条件下需增加聚合氯化铝(PAC)辅助絮凝。

通过螯合钙镁离子、分散垢层并形成磷酸钙保护膜,兼具软水与缓蚀功能。用于锅炉水处理时,可防止硫酸盐结垢并减缓金属腐蚀,与氢氧化钠复配可调节炉水pH至10-12,亦用于食品设备清洗及织物漂白,但需控制磷酸盐排放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,建议与反渗透工艺联用实现磷回收。

粉末活性炭凭借高比表面积(800-1200 m²/g)及微孔结构吸附有机物、色素及异味物质,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、工业废水脱色及应急污染事件处置。其对COD、BOD的去除率可达40-70%,投加量通常为10-100 mg/L,需结合混凝沉淀工艺回收炭泥,再生后可重复利用,成本低于颗粒活性炭。

蜂窝活性炭以多孔陶瓷为骨架,具备高透气性(孔密度100-200目)及低压降特性,适用于VOCs废气吸附、空气净化及低浓度大风量处理场景。其甲苯吸附容量≥35%,耐湿性优于颗粒炭,可定制模块化安装,脱附再生后重复使用5-8次,配套催化燃烧设备可实现有机物资源化。

草酸通过强螯合作用溶解铁锈、钙垢,其酸性强于柠檬酸但弱于盐酸,适用于石材清洗、金属表面处理及稀土提炼。在纺织印染中用作漂白剂,可还原染料色素,但高浓度草酸易腐蚀金属且有毒,操作时需穿戴防护设备,废水处理需投加石灰中和生成草酸钙沉淀以降低毒性。

缓蚀阻垢剂通过有机膦酸、聚合物等成分分散垢晶、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,同步实现阻垢与缓蚀。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,可耐受高硬度(Ca²⁺≤1000 mg/L)、高温(≤80℃)工况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-5年,典型配方含HEDP、PAA等,需定期监测余磷浓度以防菌藻滋生。

醋酸钠作为易降解碳源,在污水脱氮中通过反硝化菌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,提升总氮去除率。其液态产品冰点低(-20℃)、投加便捷,适用于冬季低温污水处理,相比甲醇安全性更高,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出水COD波动,常与复合碳源复配以平衡成本与效果。

除氟剂通过离子交换与沉淀吸附去除水中氟离子,适用于高氟地下水(>1.5 mg/L)及半导体废水处理。其动态吸附容量达8-15 mg/g,可在pH 5-8范围内稳定运行,配合混凝工艺可使氟浓度降至1 mg/L以下,污泥量较传统石灰法减少5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