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净化处理方法
一、矿山废水水质特征
1. 主要污染物类型
- 酸性废水:由硫化物(如黄铁矿)氧化生成硫酸导致,pH值常低于3。
- 重金属离子:包括铅(Pb)、镉(Cd)、砷(As)、铜(Cu)、*锌(Zn)*等,具有生物毒性。
- 悬浮物(SS):来自矿石碎屑、泥沙等,造成水体浑浊。
- 溶解性盐类:如硫酸盐、氯化物,导致水体矿化度升高。
- 有机物与微生物:浮选药剂残留(如黄药、黑药)及细菌滋生。
2. 水质波动性
- 受采矿阶段、矿石类型、气候等因素影响,水质与水量变化显著。
- 例如:暴雨期悬浮物浓度激增,枯水期重金属浓度可能升高。
二、净化处理方法
1. 物理法
- 沉淀/过滤:去除悬浮物,常用设备包括斜板沉淀池、砂滤罐。
- 膜分离技术:如反渗透(RO)、纳滤(NF),用于脱盐及重金属截留。
- 吸附法:活性炭或改性矿物材料(如膨润土)吸附有机物及部分重金属。
2. 化学法
- 中和沉淀法:
- 投加石灰(CaO)、氢氧化钠(NaOH)调节pH至8-10,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。
- 反应示例:
Cu²+ + 2OH⁻ → Cu(OH)₂↓
- 氧化还原法:
- 使用臭氧(O₃)、过氧化氢(H₂O₂)氧化氰化物、硫化物。
- 铁屑还原法处理含Cr(VI)废水:
Cr₂O₇²⁻ + Fe → Cr³+ + Fe³+
- 混凝-絮凝:投加PAC(聚合氯化铝)、PAM(聚丙烯酰胺)强化颗粒物团聚沉降。
3. 生物法
- 人工湿地:利用植物(如芦苇、香蒲)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降解有机物、吸附重金属。
- 生物反应器:
- 硫酸盐还原菌(SRB)处理酸性废水,生成硫化氢(H₂S)沉淀重金属。
- 示例反应:
SO₄²⁻ + 8H⁺ + 8e⁻ → S²⁻ + 4H₂O
4. 组合工艺
- 物理-化学联合:如“沉淀+吸附+膜分离”组合处理高盐废水。
- 化学-生物耦合:先中和沉淀重金属,再经生物法降解残留有机物。
三、技术选择要点
- 水质特性分析:需测定pH、重金属种类、COD、SS等关键指标。
- 处理目标:达标排放(如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GB 8978-1996)或回用(如选矿用水)。
- 成本效益:药剂投加量、能耗、污泥处置费用需综合权衡。
注:矿山废水处理需遵循“分类收集、分质处理”原则,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(如金属回收、尾水回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