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侧Logo右侧图片
Skip to main content

冶金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净化处理方法

一、冶金废水的水质特征

1. 物理特性

  • 悬浮物(SS)含量高:常含金属氧化物、矿渣颗粒、粉尘等,浓度可达2000-5000 mg/L
  • 色度深:呈现黄褐色、黑灰色等特征颜色
  • 温度波动大:部分工序废水温度可达50-80℃

2. 化学特性

污染物类型典型成分浓度范围
重金属离子Cu²⁺、Zn²⁺、Pb²⁺、Cd²⁺等10-500 mg/L
酸碱物质H₂SO₄、HCl、NaOH等pH 1-13
氰化物CN⁻50-500 mg/L
硫化物S²⁻100-1000 mg/L
油类污染物矿物油、乳化油50-300 mg/L

3. 生物毒性

  • 含多种生物难降解物质(如重金属、氰化物)
  • 急性毒性强(LC50常低于10%浓度)
  • 部分有机物具有生物累积性

二、净化处理关键技术

1. 预处理工艺

  • 格栅拦截:去除>5mm的漂浮物
  • 调节池:均化水质水量(HRT 8-12h)
  • 冷却塔:降低高温废水温度

2. 重金属去除技术

(1)化学沉淀法

  • 投加石灰(Ca(OH)₂)或硫化钠(Na₂S)
  • 控制pH 8.5-10.5,重金属去除率>95%
  • 产生污泥需进行稳定化处理

(2)离子交换法

  • 使用螯合树脂(如D418型)
  • 交换容量可达200-300 mg/g
  • 适用于低浓度(<50 mg/L)废水深度处理

(3)膜分离技术

  • 反渗透(RO)脱盐率>98%
  • 电渗析(ED)能耗约3-5 kW·h/m³
  • 超滤(UF)截留分子量1000-100000 Da

3. 酸碱中和系统

  • 两段式中和槽设计(一级粗调,二级精调)
  • 自动pH控制系统(精度±0.2)
  • 中和剂消耗量:0.5-2 kg/m³废水

4. 氰化物处理工艺

  • 碱性氯化法
    CN⁻ + ClO⁻ → CNO⁻ → CO₂ + N₂↑
  • 反应条件:pH>10,ORP>300 mV
  • 药剂消耗比:Cl₂:CN⁻=6-8:1(质量比)

5. 深度处理组合工艺

  1. Fenton氧化:H₂O₂/Fe²⁺摩尔比5:1,反应时间2h
  2. 活性炭吸附:碘值>900 mg/g,吸附容量20-50 mg/g
  3. 生物滤池:陶粒填料,水力负荷1-3 m³/(m²·h)

三、典型处理工艺流程

原水→格栅→调节池→pH调节→混凝沉淀→重金属处理→氧化反应→二沉池→深度处理→达标排放
↑ ↑ ↑
中和剂投加 氧化剂投加 吸附/膜分离

设计参数参考

  • 混凝时间:15-30 min
  • 沉淀池表面负荷:0.8-1.2 m³/(m²·h)
  • 污泥产率:3-8% (按废水体积计)

四、排放标准对照表

污染物国标限值(GB 8978-1996)特别排放限值
总铜0.5 mg/L0.3 mg/L
总锌2.0 mg/L1.0 mg/L
总氰化物0.3 mg/L0.2 mg/L
pH6-96-8.5
SS50 mg/L30 mg/L

注:实际处理应执行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放标准,当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时,优先执行地方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