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丙烯酰胺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效果分析
作为污水行业水处理领域的专家,我将详细解答聚丙烯酰胺(PAM)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。
1. 聚丙烯酰胺的基本特性
- 化学结构: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
- 分子量范围:通常为100万-2500万道尔顿
- 溶解性:易溶于水,形成粘稠溶液
- 类型分类:
- 阴离子型(APAM)
- 阳离子型(CPAM)
- 非离子型(NPAM)
2. 在纺织印染废水中的主要作用
2.1 絮凝作用
"PAM通过其长链结构吸附多个悬浮颗粒,形成较大的絮体,显著提高沉降速度。"
2.2 脱色效果
- 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85-95%
- 对分散染料废水脱色率约为70-85%
2.3 COD去除
典型COD去除效果对比:
PAM类型 | COD去除率(%) | 最佳pH范围 |
---|---|---|
阴离子型 | 60-75 | 6.5-8.5 |
阳离子型 | 70-85 | 4.0-7.0 |
非离子型 | 50-65 | 3.0-10.0 |
3. 应用技术参数
3.1 投加量控制
推荐投加浓度:0.1-10ppm(根据废水特性调整)
3.2 使用注意事项
- 溶解时间:需充分搅拌40-60分钟
- 储存条件:避光、防潮,温度<30℃
- 配伍性:常与无机絮凝剂(如PAC)联用
4. 实际应用案例
某印染厂处理数据显示:
- 进水COD:1200mg/L → 出水COD:180mg/L
- 色度从500倍降至30倍
- 污泥体积减少40%
5. 局限性及解决方案
存在的问题:
- 对某些水溶性染料效果有限
-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污泥粘度增加
改进方案:
- 采用PAM与高级氧化组合工艺
- 优化分子量选择(推荐1500万以上)
如需更详细的技术资料,请参考行业标准手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