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侧Logo右侧图片
Skip to main content

如何通过EPS含量分析判断污泥老化程度?

一、EPS与污泥老化的关系解析

**胞外聚合物(EPS)**是活性污泥絮体的"骨架材料",主要由多糖、蛋白质、核酸等组成。重点来了——当污泥老化时:

  • 微生物代谢活性降低 → EPS合成减少
  • 细胞自溶加剧 → 核酸类物质比例上升
  • 疏水性蛋白流失 → 絮体结构松散

二、关键检测指标及判定方法

1. EPS总量变化

污泥状态EPS总量(mg/gVSS)蛋白质/多糖比
正常80-1201.5-2.5
轻度老化60-801.0-1.5
严重老化<60<1.0

注意看蛋白质含量下降趋势,这是判断老化的黄金指标

2. 结合形态分析(三层提取法)

  1. 松散型EPS(LB-EPS)占比 >50% → 老化征兆
  2. 紧密型EPS(TB-EPS)占比 <30% → 结构崩解风险

3. 特征物质检测

  • 腐殖酸含量:老化污泥中>15mg/gVSS
  • β-多糖比例:正常污泥占60%,老化时<40%
  • 核酸浓度:突增到EPS总量的20%以上

三、现场操作四步法

  1. 采样要点:取曝气池末端混合液,避光冷藏运输
  2. 预处理流程
    • 离心(3000rpm,10min)
    • 超声破碎(20kHz,3min)
    • 梯度离心提取
  3. 检测推荐
    • 蛋白质:Lowry法
    • 多糖:苯酚-硫酸法
    • 核酸:紫外分光光度法
  4. 数据交叉验证

    "单独EPS指标易受进水冲击影响,需结合SVI、镜检轮虫数量综合判断"

四、调控建议

  • 预警阈值:EPS总量<80mg/g + 蛋白质/多糖<1.2 → 启动调控
  • 应对措施
    • 调整食微比(F/M)至0.15-0.25kgCOD/kgMLSS·d
    • 增加排泥频率但单次排泥量不超过10%
    • 投加阳离子聚合物(0.5-1.0mg/L)增强絮凝

记住:定期做EPS指纹图谱分析(每季度至少1次),建立本厂的基准数据库更可靠!

三和环保提醒您: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问题需针对性检测分析。